航天返回与遥感

神舟十三号倒计时!航天事业一路走来,美国对

来源:航天返回与遥感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10月21日 17:29:49

日前神舟十三号发射在即,我国的航天事业又进入了新的篇章,回首往昔,我们的航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,一路上其实遭遇了很多曲折,不管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外部因素都困扰着我们,那么我们一路上遇到了那些问题,而我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?


航天领域里,中国受到了美国怎样的封锁?

前不久神舟十二号刚刚凯旋,三名在我国空间站工作了三个多月的宇航员终于得以归家,在东风着陆场的地面搜救团队已经在那等待英雄的回归。

又一次成功的航天也让我们热血沸腾。在我们的印象里,中国的航天领域一直都是佼佼者,一句话来概括就是:中国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。


但真正了解过我国航天事业的人就知道,外界给予我们的压力有多大,条件有多困难,最为艰难的就是受到其他国家的封锁,而在其中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最为猖狂过分,想凭借对技术的封锁,让我们的研究停滞不前,让中国的航天领域永远无法抬起头,永远停留在落后的阶段,可惜,我们怎能如他们所愿。

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,中国的航天刚刚初见雏形,其他国家的封锁就随之而来,我们的科学家完全无法得到外国较为先进的研究材料,没有前人可以借鉴,一切都得从零开始。


尽管在这样零基础的情况下,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依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进入地球轨道。

在亲眼目睹了中国优秀的航天成果后,在1998年,美国自编自导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《考克斯报告》,这份报告凭空制造所谓的证据,竟然指责中国窃取了美国核弹头的机密资料。不仅如此,《考克斯报告》还血口喷人,把很平常普通的学术活动说成是窃取技术资料。


但即便《考克斯报告》的证据完全经不起推敲,但从1999年以后,美国的卫星严格规定不得使用中国制造的火箭发射,哪怕是含有个点零件都不行,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我国完全与世界航天市场分隔开。

在这样外界都不看好,还被封锁了市场的情况下,既然不能用到美国的东西,那我们只能自力更生,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卫星和宇宙飞船。因为外界对我们的封锁,我国航天在发展之初已经做好打硬仗的准备,准备好了应对方法,美国这样无脑的封锁措施,反而让我们决心自己研发,来狠狠打他们的脸。

从另一方面来说,作为一个移民国家,美国收纳了不少全世界的精英,而我们则是靠着我国科研学者不断地钻研,凭借着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意志,我们才能无视他国的封锁,用我们自己的实力走出自己的道路。

在1998年时,美国、俄罗斯主导多国合作的的国际空间站开始建设,而这份合作名单里依旧没有我们的名字。


2011年时,美国又出台了一条沃尔夫条款,对我国在航天领域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制,就连学术会议都不能参加,NASA也拒绝我们的参观。

伴随着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,更有猖獗的美国右翼势力提出要孤立我国,甚至想剥夺我国探索太空的权力。


从我国开展航天事业至今,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苛刻对待,以往从未有国家遭受过这样的封锁,但即便如此,也没有人能阻止沉睡的东方巨龙崛起。

我国现有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?

我国虽然在航天领域上遭遇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技术封锁,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飞速发展,神舟系列飞船,天宫空间站,嫦娥计划等等举世闻名的航天成就,令其他国家都赞叹不已。

面对曾经对自己进行封锁的国家,我们以德报怨,并未对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封锁,甚至愿意和他们合作,以和平为目的的合作与交流一直是我国所提倡的。

举个例子,虽然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仅有,但他国的科研人员可以带着项目申请,在经过评估和审核,确认项目的价值后,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。现在已经有18个国家的项目通过审核,获得了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机会。欧洲的3名宇航员为了能够在空间站中更好地工作,已经开始学习中文。


而美国也有提交申请,但是从项目本身的价值和技术来说,还远没有达到我国的标准,所以被回绝了。

上一篇:科技简报:俄罗斯太空电影组将返回地球;杂交
下一篇:中国能否赶上美国航天技术水平?中美航天差距